客人渐渐多了,李问出去招呼客人了。

众人边品茶,边思索着李问的话。

“当真是治国的良策啊!等久居庙堂还不如这里茶楼的老板啊。看来这天下奇人真是不少啊,等往后还是要常来,常来啊”杜如晦感叹一句。

众人心有所思,想着想着楼下传来“啪!”的一声。

程咬金连忙打开门卷上草帘:“奶奶的,听你们几个捣鼓半天烦死了,可算是等到这说书的了。”

众人脸一黑:“知节,你不雅不雅啊!”

程咬金一撇嘴转头细听这楼下的说书生。

说书先生是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头,喝了一口茶,一拍惊堂木,说到:“今日我们来讲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!”

“好!好!”

要不说人家是专业的呢,一句话便引得满堂喝彩。

众人品茶听书,磕着瓜子。李问坐在凳子上清闲自在。

一回书讲完,大伙意犹未尽纷纷大喊:“加钱,打赏,再来一回,这每天一回不过瘾啊。”

李问的乾元茶馆在短短两天时间成了名,长安城里不少人每天清早就来茶馆喝茶听书,这《三国演义》甚至成了各家各户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李问当然是开心的不行,一笔一笔的钱财进账,李问搓了搓手,准备干点新营生了。毕竟说好这茶馆第一年的红利要分给乡亲们,自己得找点别的生意挣钱。

书听完了,茶也喝的没什么味道了。长孙无忌等人出了茶馆进了宫。

“皇上,长孙大人,方大人,杜大人,柴大人,程大人求见。”王德在李世民身边说到。

李世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说道:“哦?,这几个人怎么一起来了?让他们进来吧。”

随着王德的通传,几人进入东宫见到了李世民。

房玄龄开口道:“陛下,好消息啊,我等有良策可治理灾民!”边说边向身边的几人挤眉弄眼,四人看见后什么都没说,心里都在想这老东西,真是心眼多啊。

随即把李问的的良策说了出来。

李世民听得眉开眼笑连连叫好,几日的愁绪一扫而空。同时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,这替代物是什么?

众人尴尬了一下长孙无忌说到:“陛下,有前两个良策足矣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天灾,这第三策,我等还要再研究研究。”

李世民想了想,也对,便让几人明日联名上奏,进言此事。随即几人便退了下去。

一出门长孙忌就瞪着房玄龄说到:“你可真会邀功啊,这要是东窗事发,我们几个这算是欺君!”

房玄龄摆摆手:“怕什么,我又没说是咱们想的。”

李世民回到东宫。

长孙皇后看着面带笑意的李世民轻声说:“二郎,什么事这么开心啊。”

“今天,房玄龄他们几个想出了治理灾民的良策,真想不到啊,他们几个还真行。他们的计策可沿用万年,大唐盛世指日可待啊。”

李问下午回到了村里,拿着账本给村民讲解了一下最近几天的收入,村民们一个个开心的紧,没想到这才两天就挣了这么多。虽然分给各家各户得还不多,但是仅仅才两天。

李问说道:“大家先别急,往后会越来越好的,我想各家各户的猪也养的差不多了,再过一两个月就要屠宰了,我想在城里开个饭庄,这钱算我跟大家借的,我用饭庄的红利抵钱。饭庄的利润咱们四六分成,我取其六,剩下的四成,根据大家投的钱,分份,每年算一次流水,给大家发钱。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啊?”

众人听着还是很靠谱的,毕竟李问给村子带来了不少好处,而且各家各户的钱在庄子里也花不出去,与其放在家里还不如投进饭庄。

李问紧接着又说:“茶馆的收入,我会记好涨,想投钱的,我先从茶馆收益里支出,我计划开一个大饭庄,猪肉算饭庄进购的,而且我建议,各家开始繁衍猪仔,饭馆开起来,猪肉逐渐被人们接受,各家想做生意的也可以在长安开肉铺卖猪肉。还有现在种地方便了,我们可以着手耕牛的培育。”

“这些方法好啊,自从有了小先生的曲辕犁,大家种地速度快了也省力了。”

“小先生就是我们的福星啊”

李问笑了,说实话他很享受这种吹捧,谁能拒绝别人夸自己呢?

说完计划,李问和大伙签了饭庄分红的契约,本来庄子里的人意思是,不签了,给多少是多少。

李问想着公事公办还是和大家签上了契约。

折腾一通,时间已经是下午了。李问不准备回长安了,在李家庄住一晚,难得清闲,李问在李家庄的地头走一走。

走着走着李问看到有村民再往低头的水缸里挑水。

李家庄的主要用水除了村中的一口井就剩下西面的一条大河了,灌溉农田主要就是靠从河里挑水。

李问来了兴致准备引水挖渠,解决灌溉问题

来到村中心找到良伯,带良伯来到了地头,跟良伯说了计划之后。

良伯笑着摇了摇头说到:“小先生的话,我懂了,但是完不成,为了防洪,这河堤比水位高了不少,别说是引水,挑水都累的要命”

李问想了想,决定设计个水车,放在河边,用木槽把水引到地上,再挖渠通水。

说干就干,回家画了图纸直奔李宏家。

李宏拿着图纸,来到河堤左比划一下,右比划一下,想了想,说道:“这么大的工程我没有做过,但是可以试一试,但是我人手不够。”

良伯开口道:“你放心,村里现在别的不多,年轻的小伙子有的是,你什么时候开工,我让他们来给你打下手。”


"

点击阅读全文